节约一度电,能减排0.997千克二氧化碳。
使用11瓦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得上60瓦的普通灯泡,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%;另外,节能灯寿命还是白炽灯的8至10倍。
做饭时煮同样多的米饭,700瓦的电饭煲比500瓦的省电省时间。焖饭比蒸饭更省电,且味道好,蒸饭所用时间是焖饭的1-3倍。煮饭前将洗好的米浸泡30分钟再煮,可省电30%。
空调节能:空调上通风管道易被污染物堵住通风口,使制冷效率降低,经清洗,可加大10%风量,夏季空调温度提高1摄氏度,节能约10%。如果按照家用空调功率为1.5千瓦,一天开5小时,一天空调用电7.5度,一个夏季开100天算,空调用电为750度,这两项相加,空调能节电约20%(150度)。因此,最好在夏季到来前清洗空调一次。空调安装的时候要尽量选择背阴的地方,或者在空调器上加遮阳罩,避免阳光直接照射。分体式空调器室内外机组之间的连接管越短越好,以减少耗电,连接管要做好隔热保温。夏季空调温度设定在26至28摄氏度为宜。开空调时关闭门窗,不要频频开门,以减少热空气渗入。空调制冷时,导风板的位置调置为水平方向,制冷效果会更好。离家前10分钟即可关空调,晚上开空调的时候,制冷一两个小时就关闭,然后打开电扇吹风,降温又省电。
电脑、电视机节能:电脑、电视待机状态也很耗电,不用时要及时切掉电源。尽量调低电视的亮度、音量。看完电视后,不能用遥控器关机,要关掉电视机上的电源。因为遥控关机后,电视机仍处在整机待用状态,还在用电。一般情况下,待机10小时,相当于消耗半度电。最后是给电视机加防尘罩。这样可防止电视机吸进灰尘,灰尘多了增加电耗。
电脑在“睡眠”模式下电耗降低到一半以下,若关机不拔插头照样有4.8瓦的能耗。
冰箱节能:安置冰箱时,与墙壁间留出空隙,比紧贴墙面每天省电20%;对于水果、蔬菜等水分比较多的食品,放入冰箱前用塑料袋包好,能避免结霜,缩短除霜时间,节约电能;尽量使用低挡,电冰箱四周应有适当通风空间,要远离热源,避免阳光直射,及时清除电冰箱结霜,减少冰箱的开门次数和时间。
一个水龙头如果一秒钟滴一滴水,一年便漏掉360吨水,而我国多数城市输配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水损失高达20%以上,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项每年就损失上亿立方米。全国每年浪费水资源更是在100亿立方米以上。
一水多用法说白了就是不要让还可利用的水白白流走,让它们得到充分利用。把漂洗衣物的水用于下一次洗衣或冲洗马桶等;还可以用淘米水、煮面水洗碗筷,去油又节水;养鱼的水用来浇花;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,然后冲厕所等。
全国每个家庭,每月少用一次洗衣机,每年省26万吨标煤,每年减排二氧化炭3.1万吨
尽量选用太阳能热水器;入浴时间15-25分钟;热水器温度不要太高,据估计全国淋浴水温平均降低一度,一年可减少排放碳30万吨。
骑自行车100公里,减排19.8千克二氧化碳。
路程较近,可骑自行车或步行代替乘车上下班;购车选用小排量的环保节能车和选用环保型的汽油,柴油或生物液体燃料;短程旅行选择火车而不搭乘飞机。
在红灯时和等人时,尽量避免发动机空转,发动机空转3分钟的油耗可让汽车行驶1公里,滞留时间超1分钟应熄火。
节约1立方米气,减排约0.4千克二氧化碳。
合理安排做饭程序,先做好准备工作,再开火炒菜;选择平低锅代替尖底锅,煮菜时盖上锅盖;调整风量保持蓝火,充分燃烧煤气;做挡风罩聚火力;保证锅与炉底之间3厘米左右的距离;火焰不要超过炉边沿;多用高压锅做饭煲汤;可有效减少透气消耗,菜快煮好时,先拧紧气瓶阀门,在关燃气炉,节气又安全。
擦干锅、壶导热快;经常清除壶中的水垢和灶具的油污。
一吨纸就要耗费一棵二十年的7棵大树。
一棵树往往需要长几十年才能被人类利用。目前,我国每生产一吨纸就要耗费7棵大树和100立方米的水。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,请问13亿人一天会浪费多少张纸?约2700吨纸、27万吨水。每节约5000张A4纸就等于节约1立方米木材,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张纸,一年就节约4745亿张纸,一棵二十岁的树可造3000张A4纸,如果这样算来就可少砍伐1581666棵树,“ 1581666” 这个天文数字多么振奋人心啊!
白纸、作业本正反两面都可以写字、画图、计算等,用过的纸可以用来折纸,比较节约。
在家里擦手可用毛巾,少用餐巾纸。
在外面吃饭用餐巾纸擦嘴时,尽量将纸充分展开,减少用纸得张数。
喝水用茶杯,不用一次性纸杯。
在废报纸上练习写毛笔字和画国画
减少垃圾,废旧物品循环利用。
我国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,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。
垃圾分类处理,家里分类收集废纸、塑料、包装盒、玻璃瓶等垃圾。给专门人员上门回收。
收集、铝锅等物品可以旧换新,不要随便丢弃。
家庭装修选用可回收、可再生、可再利用的环保材料。
旅游时,自带牙刷、毛巾和拖鞋等,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品。
把剩余或不用的物品集中起来,通过交换和捐赠的办法,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。 |